改革通識教育科理所當然 文:馮咏琪

過去通識科涉及課題廣泛,令教師和學生對於通識科教學都充斥憂慮。就此,教育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廣泛會晤不同持份者並進行公眾諮詢,收到的意見書超過112,000份。報告指出教師需要在168小時內教完六大單元,令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流於表面。學生不僅背負繁重的高中通識科課程,更需兼顧其餘科目,令其承受無法想象的學習壓力。根據一項調查顯示,7成受訪通識科教師支持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,並認為能減輕學生的應試壓力,可見通識科的改革是教育界人士的共同願望。

回顧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》,「通識教育科」改名為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」,重整及刪減課程內容,包括課時大約是原有內容的一半,保持科目為必修必考,文憑試只設「達標」與「未達標」,不設「獨立專題探究」,提供內地考察機會,以及設立「適用書目表」。新制度已於2021/22學年的中四級起推行。在改革後,學生減少一半的課時和課程內容,確能有助學生減少學習壓力,有更多的空間發展個人興趣。取消「獨立專題探究」和文憑試只設「達標」與「未達標」亦減少學生的應試壓力,令學生有更多可分配的時間專注於其他選修科目。減輕教師工作量,讓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與學生深入探討課程內容。同時提供內地考察機會,更可讓學生親身認識國情和國家發展,將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與實地考察所得的經驗聯繫。

有質疑指通識教育科改革後取消「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」等課題,並只注重國民教育,擔憂會限制學生多元思考。但是事實上,通識科改為「香港」、「國家」和「當代世界」三個課題,由本地到全球協助學生拓展個人視野。學生可從科技、公共衛生等方面進行多角度思考,例如個人、學校、政府等在不同範疇中擔當的角色。因此,課程改革絕對並非「只」注重國民教育,而是在强調國家觀念的同時,亦能夠廣泛地接觸各種現今社會重視的知識涵養,並讓學生更容易將所有學習成果融會貫通。此外,改革後通識科有適用書目,教師無須自行準備教材。教師能夠有更多時間和空間部署教學活動,只要多引領學生走出課本,並延伸出課外知識,定能更有效刺激學生多元思考。

這次的通識教育科改革規模龐大,推行實踐時間尚短,仍有許多方面需要仔細考慮及協調。例如學校任教科目的教師人手安排、適用書目的具體內容和篇幅、刪減後的課時和課程內容的配合等等。筆者期望教育局就現有資料能慎重處理延伸問題,以及主動了解學界變動以便與其互相配合,順利推行改革制度,亦讓莘莘學子有一個更適切的指引和空間下學習,達至課程目標。

文 : 馮咏琪

香港資優教育學苑-時事評論寫作培訓計劃學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